後金馬時代
中港台風起雲湧的電影之戰
政大新聞與媒體實驗室
陳慶徽 萬千華 董容慈 黎寶茵
金馬小常識
金馬兩字取「金門」、「馬祖」兩地字首。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。當時金門、馬祖兩地是中台兩地對峙的最前線,以兩地命名,目的是期許電影人能夠仿效國軍堅毅奮發的精神,讓台灣影業更上層樓。
金馬跨過黑水溝
1996年,金馬獎全面解禁,中國大陸電影首度獲准參賽。
自此,金馬獎走入多元並蓄的新世代。
每年11月,
金馬獎舞台成為中、港、台三地傑出電影人的割喉戰場。
此篇專題將呈現中、港、台三地近20年來,
在電影產業的實力消長,
並呈現後金馬時代的產製模式。
香港獨資電影在金馬解禁之初占入圍作品極高比例,為港片全盛時期。而到了2003年,恰逢港產電影的黑暗時期,景氣低迷加上SARS爆發,該年港產電影從過往約100-200部驟降為54部,因此在金馬獎上的表現亦走下坡。
而中國獨資電影在改革開放後蓬勃發展,在近幾年達到頂峰,2012年中國電影產量超過500部,為世界第三高。近幾年中國電影在金馬獎舞台的表現越趨亮眼。
2007年台灣電影《海角七號》熱賣,讓原先萎靡的國片市場有些復甦的氣象,這樣的情況亦反映在2007-2010的入圍趨勢上。
備註:
資料排除了中港台以外的投資方(包括美資、法資等),例如電影為台日合資,則視為台灣出資。
獨資成過去式,合資正夯。
整體而言,台灣和香港出資電影是得獎大宗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大陸獨資電影近幾年在金馬舞台上嶄露頭角,而合資片也漸漸成為中港台三地電影產業的新趨勢。
備註:
資料排除了中港台以外的投資方(包括美資、法資等),例如電影為台日合資,則視為台灣出資。
中國出資電影不容小覷。
連續點這近十幾年來的出資版圖變化,可以發現原本港片的興盛,在近年逐漸被中國資與合資片迎頭趕上。中國出資電影在2014年甚至占入圍的最佳影片80%。而合資電影也頗有起色,2015年中港台三地合資電影在最佳影片入圍中占了兩成。台製片尚且還可以算是穩定入圍常客。
備註:
資料排除了中港台以外的投資方(包括美資、法資等),例如電影為台日合資,則視為台灣出資。
演員類獎項得獎者國籍分佈
備註:
-
2009年第46屆金馬獎是唯一一年頒發「雙影帝」,由中國的黃渤和香港的張家輝同時獲頒最佳男主角。
-
「其他」一類包括:
1996年最佳女主角蕭芳芳(澳洲國籍)
2002年最佳女主角李心潔(馬來西亞)
1999年最佳女配角、2011年最佳女主角葉德嫻(美國國籍)
2002年最佳女配角、2015年最佳女主角林嘉欣(台灣及加拿大國籍)
2004年最佳男配角吳彥祖(美國國籍)
備註:
產地以出資者為准,若電影為多方合製,則以導演國籍作為判定。
陸片崛起,港片衰退。
在兩岸三地電影都取得金馬入圍資格後,中國產的電影在入圍占比中慢慢攀升,於2004年以後在入圍影片的比例趨於穩定,固定每年至少入圍一部以上的最佳影片,並在2014達到高峰,一舉入圍四部最佳影片,擠下香港台灣,最後以《推拿》拿下該年度的最佳影片殊榮。
然而,台灣出品的電影近十幾年來入圍比例都相當穩定,反觀港產電影,在開放兩岸三地參賽後前期幾乎稱霸最佳影片這個獎項,但近年因中國產電影崛起,聲勢似乎稍有滑落,甚至在2013、2014年沒有任何作品可以入圍。
最佳男演員,香港常勝軍。
香港男演員為近20年來的最佳男主角常勝軍。自1996年至今香港男演員一共奪下11座最佳男主角與9座最佳男配角獎。其中最佳男主角由梁朝偉的三座金馬居冠,而最佳男配角常客則是黃秋生,入圍三次皆得獎。
台灣,綠葉盛產地。
而台灣則是男女配角的奪冠王,一共得過最佳男配角7次,最佳女配角8次為兩岸三地之冠。
最佳女演員,中台競爭成焦點。
最佳女演員戰場則是是中國與台灣的較勁,中國女演員自1996年共拿了7次女主角7次女配角。而台灣女演員也不遑多讓,拿下5座女主角獎8座女配角獎。但整體中國女演員表現還是較佳,尤其近年連年奪獎。
三方鼎立,逐鹿金馬
綜合以上數據與圖表可以發現,
近年中國產的電影在質與量都都逐漸與港片、台片並駕齊驅,勢力不容小覷。
另外,隨著兩岸頻繁交流,合資片也成為電影圈另一種主流,
利用合資來整合兩岸三地間的資金、技術與人才,
生產出更高水準的電影投入金馬獎的競爭行列。
中國製招牌與合資風潮當道,
使近年金馬在解禁後的最佳劇情片的競爭宛如進入戰國時代。